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Ce6交联的双孔道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Ce6),对其进行表征和单线态氧产率检测,并考察其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手段来表征,采用近红外光电倍增管法检测1O2的近红外发光信号,CCK8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 制备的双孔道介孔硅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59.2 nm,电位值为-15.1 mV.UV-vis结果显示MSN成功负载Ce6,近红外结果表明MSN/Ce6的单线态氧产率约为游离Ce6的0.02倍.MSN/Ce6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且产生的ROS含量最高,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所制备的共载光敏剂介孔硅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光动力疗效.
推荐文章
Pd/Ce-HMS介孔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态
六方介孔氧化硅
合成后组装
浸渍
表面化学态
纳米多孔硅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材料科学
sol-gel法
镁热还原法
纳米多孔硅
复合含能材料
爆炸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e6交联介孔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单线态氧产率的测定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复合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介孔硅 光敏剂 单线态氧 产率测定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9.5
字数 2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9.05.03.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敏 17 48 5.0 6.0
2 杨峰 15 9 2.0 2.0
4 王骐榕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 4 4 2.0 2.0
7 王丹 3 0 0.0 0.0
8 康安锋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硅
光敏剂
单线态氧
产率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复合医学
月刊
2095-994X
10-1273/R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616室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