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金匮要略》一书中共计5处运用肾气丸,其主治与小便有关,主要功效为温补肾气,化气行水.目的 以"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为例,观察肾气丸对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7年4—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气丸组(温肾利水)、苓桂组(化气利水)、肾气丸去苓桂组(温养肾气),每组12只.模型组、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雾化吸入3 mg/L丙烯醛,3 h/次,2次/d,持续4周,进行造模;正常组雾化吸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干预第5周开始,肾气丸组给予肾气丸药液灌胃,苓桂组给予苓桂汤灌胃,肾气丸去苓桂组给予肾气丸去苓桂汤灌胃,均1 ml/100 g、2次/d、持续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统计各组大鼠24 h尿量、肺功能参数〔第0.3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第0.3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3/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1β、IL-13、转化生长因子(TGF)-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中外周血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结果 模型组、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24 h尿量高于正常组(P<0.05);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24 h尿量高于模型组(P<0.05);苓桂组大鼠24 h尿量高于肾气丸组(P<0.05).模型组大鼠FEV0.3、FVC、FEV0.3/FVC%、PEF低于正常组(P<0.05);苓桂组大鼠FEV0.3/FVC%低于正常组(P<0.05);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FEV0.3、FVC、PEF高于模型组(P<0.05);肾气丸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FEV0.3/FVC%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BALF中IL-1β、IL-13、TGF-α、TNF-α高于正常组(P<0.05);肾气丸组大鼠BALF中TNF-α高于正常组(P<0.05);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BALF中IL-1β、IL-13、TGF-α、TNF-α低于模型组(P<0.05);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BALF中IL-1β、TNF-α高于肾气丸组(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P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ngⅡ、ALD高于正常组(P<0.05);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血清中ALD高于正常组(P<0.05);肾气丸组、苓桂组、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血清中AngⅡ、ALD低于模型组(P<0.05);肾气丸去苓桂组大鼠血清中ALD高于肾气丸组(P<0.05).结论 肾气丸在调控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BALF中IL-1β、TGF-α 方面优于苓桂、肾气丸去苓桂;温养肾气、化气利水皆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二者合用则效果更佳,即所谓温养肾气和化气利水之药合用则旧饮易去而新饮不留.肾气丸“从小便去之”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大鼠症状可能与改善其肺功能、抑制RASS 系统被激活、调节黏液高分泌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推荐文章
低剂量茶碱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影响的研究
丙烯醛
气道黏液高分泌
茶碱
Muc5ac
纳洛酮、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对复苏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心肺复苏
纳洛酮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克拉霉素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细胞内机制的研究
黏蛋白5AC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克拉霉素
信号末端调节激酶
心力舒滴鼻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心力舒滴鼻剂
慢性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小便去之"对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黏液 气道黏液高分泌 模型,动物 肾气丸 从小便去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甾酮系统 细胞因子类
年,卷(期) 2019,(2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0-26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4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相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93 825 17.0 27.0
2 石少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6 3 1.0 1.0
3 许宗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9 3 1.0 1.0
4 于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9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8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液
气道黏液高分泌
模型,动物
肾气丸
从小便去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甾酮系统
细胞因子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