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补肾活血化瘀法.对比两组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H、LH、E2水平降低切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8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法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变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补肾活血化瘀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流变学
性激素
红细胞免疫功能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散结镇痛胶囊
米非司酮
中西医结合
性激素水平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肾温阳化瘀法
痛经
生活质量
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流变学及TNF-α水平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活血化瘀/治疗应用
血液流变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变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肾活血化瘀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液流变学 性激素
年,卷(期) 2019,(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3
字数 26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19.31.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琳 45 191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肾活血化瘀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液流变学
性激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