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乙醇型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性能,该研究构建了以接种酵母菌产乙醇同时产酸为特征的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乙醇型两相),并开展系统的进料有机负荷率由2.0 g/(L·d)逐渐提高至6.0 g/(L·d)的半连续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结果表明:乙醇型两相在5.0 g/(L·d)时甲烷产率为421.52 mL/g,比传统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394.48 mL/g,提高了6.8%.乙醇型的醇化/酸化相的水解产物中乙醇占33.4%,这有利于水解物料进入甲烷相后保持该相pH值及厌氧消化的稳定运行.与传统两相相比,乙醇型两相系统的醇化/酸化相水力停留时间减少了60%,系统的有效容积减少了10.6%,容积产甲烷率提高了18.3%.说明乙醇型两相比传统型两相系统在产甲烷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有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潜力.
推荐文章
餐厨垃圾与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餐厨垃圾
污水污泥
两相联合消化
中温厌氧消化
产甲烷
餐厨垃圾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过程参数分析
餐厨垃圾
两相厌氧消化
淀粉酶
蛋白酶
脱氢酶
氨化预处理玉米秸秆与餐厨垃圾混合两相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氨化预处理
玉米秸秆
餐厨垃圾
两相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与回流比对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餐厨垃圾
两相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回流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餐厨垃圾半连续乙醇型酸化两相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垃圾 发酵 甲烷 两相厌氧消化 醇化/酸化相 有机负荷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216.4
字数 5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6.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
发酵
甲烷
两相厌氧消化
醇化/酸化相
有机负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