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颅骨性别鉴定是法医人类学在进行身份认证中首要而重要的一步,在实际应用中破损颅骨性别鉴定更具有研究价值.为鉴定破损颅骨性别,缩小刑事案件搜索范围,提出一种不完整颅骨性别判别模型.首先,将颅骨划分为七个分区,标记特征点,量化不可测量特征;然后,利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前向逐步回归方法选择每个分区的最优特征子集,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七个分区的性别判别模型,并通过留一法进行验证;最后,实现了女性和男性不完整颅骨的最终性别判别.实验结果表明,各个分区都可以确定颅骨性别,分区数组合越多,判别准确率越高.
推荐文章
太行山猕猴颅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太行山猕猴
颅骨
性别判定
判别分析
岩土破损演化理论(Ⅱ):物理状态指标与分区破损理论
λ水平破损率
(λ1-λ2)水平截理率
安全区
损伤进行区
破损区
分区破损本构关系
太行山猕猴胫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太行山猕猴
胫骨
性别判别
中国维吾尔族人颅骨性别识别方法
法医人类学
颅骨
Logistic模型
性别判别分析
维吾尔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分区的破损颅骨性别判别方法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颅骨性别判别 分区 逐步回归 留一法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图形图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28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91.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34/j.issn.1001-3695.2018.03.02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国华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497 5986 35.0 55.0
2 刘晓宁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44 280 11.0 14.0
3 杨稳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5 1.0 1.0
4 朱菲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4 1 1.0 1.0
5 赵倩娜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骨性别判别
分区
逐步回归
留一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8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