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亟须一种强有力的艺术形式来唤醒民众。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艺术家,意识到西方版画粗犷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于是试图以木刻的形式传达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内心的呼唤。文章分析了新兴木刻运动的背景及发展、木刻版画在战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版画家对西方版画进行本土化的过程。
推荐文章
20世纪30年代广西对外贸易整治述评
20世纪30年代
对外贸易
整治
述评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
洪水损失
国内生产总值
20世纪
比较研究
20世纪30年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译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国
译介
社会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世纪30年代鲁迅“新兴木刻”与延安
来源期刊 艺术教育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兴木刻 西方版画 延安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54
页数 2页 分类号 J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婧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5 18 2.0 4.0
2 殷晓蕾(指导)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兴木刻
西方版画
延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教育
月刊
1002-8900
11-1188/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403室
82-1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31
总下载数(次)
136
总被引数(次)
37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