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剩余水相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称取1 000 g生何首乌,制备何首乌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剩余水相部位固体提取物,采用24h急性毒性实验测算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10%致死剂量,据此确定后续实验中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的给药剂量,其中氯仿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3、6、9 μg/mL,乙酸乙酯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10、20、30 μg/mL,剩余水相部位的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60 μg/mL.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b、c、d组,a组加入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组加入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组加入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d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幼鱼肝脏病理学变化,测算肝体比、卵黄囊占比.将斑马鱼幼鱼分为A1、A2、A3、A4、B1、1β2、B3、B4、C1、C2、C3、C4组,其中A1、A2、A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氯仿部位提取物,B1、B2、B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C1、C2、C3组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剩余水相部位提取物,A4、B4、C4组加入等量培养水;各组培养24h后,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ALT、AST,羟胺法检测各组斑马鱼幼鱼T-SOD.结果 c、d组斑马鱼幼鱼肝脏透明,轮廓明显,形态完整,a、b组斑马鱼幼鱼肝脏变为暗灰色,透明度降低,肝脏变大;a、b、c、d组斑马鱼幼鱼肝体比分别为9.631%±0.011%、10.061%±0.014%、8.235%±0.010%、7.785%±0.013%,a、b组与d组相比,P均<0.05;a、b、c、d组斑马鱼幼鱼卵黄囊占比分别为3.679%±1.131%、3.648%±1.388%、3.862%±1.345%、3.893%±0.601%,组间相比,P均>0.05;与d组相比,a、b组肝细胞数量减少,并出现空泡变性及排列不规则现象,显示出肝损伤.A1、A2、A3组ALT水平均显著高于A4组(P均<0.05),B1、β2、B3组ALT水平均显著高于β4组(P均<0.05),C2、C3组ALT水平均显著高于C4组(P均<0.05);A3组AST水平显著高于A4组(P<0.05),B3组AST水平显著高于B4组(P<0.05);A3组T-SOD水平显著高于A4组(P<0.05),B1、B2、B3组T-SOD水平均显著高于B4组(P均<0.05).结论 何首乌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斑马鱼幼鱼具有肝脏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何首乌中的毒性成分通过破坏斑马鱼幼鱼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平衡,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
推荐文章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比较研究
异烟肼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斑马鱼
肝脏毒性
不同剂型硝磺草酮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斑马鱼
硝磺草酮
剂型
原药
急性毒性
转基因斑马鱼在镉免疫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
斑马鱼
免疫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何首乌不同萃取部位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毒性观察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何首乌 何首乌提取物 何首乌毒性 肝脏毒性 斑马鱼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4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9.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志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8 71 4.0 8.0
2 赵崇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 39 3.0 6.0
3 杨晓歌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3 1.0 1.0
4 李霄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5 190 8.0 13.0
5 郑海洋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0 0.0 0.0
6 孙修成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6)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何首乌
何首乌提取物
何首乌毒性
肝脏毒性
斑马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