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初,发源于欧洲的“帝国主义”一词经曰本传入中国。得益于《清议报》,译自日本的帝国主义理论成为中国人最早接触“帝国主义”概念的开始,而浮田和民与幸德秋水的思想更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清末中国人开始对“帝国主义”的成因、特征、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如何抵抗帝国主义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在对“帝国主义”有所认识后,中国人将自身所面临的境遇与外来词语相结合,阐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帝国主义话语体系。特别是在立宪派、革命派的政治论争中,夹杂进丰富的“帝国主义话语”。虽然大多数人意识到“帝国主义”带给世界与中国的苦难,但仍有部分人希冀中国可以借助“帝国主义”谋求中国富强,在“认知”与“理解”的过程中,似乎发生了某种偏差,使得一部分人对于“帝国主义”产生“既爱且恨”的复杂心态。“帝国主义”一词连同其概念与意涵,逐渐成为其后一段时间内涉及中外问题冲突的辐辏交点。
推荐文章
《文化帝国主义》读后
文化
帝国主义
思考
媒介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现代阐释
列宁
帝国主义理论
新帝国主义
基于殖民地位置信息的自适应帝国主义竞争算法
帝国主义竞争算法
同化政策
概率密度模型
偏离角度
殖民地位置
全局优化
中的帝国主义想象
威廉·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
黄热病话语
帝国主义扩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帝国主义”一词在清末的传播与认知
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革命派 帝国主义侵略 《清议报》 浮田和民 立宪派 外来词语 幸德秋水 复杂心态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K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革命派
帝国主义侵略
《清议报》
浮田和民
立宪派
外来词语
幸德秋水
复杂心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11-4116/C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2-465
出版文献量(篇)
50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