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不同入口参数对溶液除湿再生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溶液除湿与中高温热泵耦合的空调系统,将中高温热泵的冷凝热应用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溶液再生.通过建立溶液除湿再生器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入口溶液和空气参数下溶液出口浓度和再生器内温度分布情况,并与中低温冷凝热再生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随着空气入口侧风量、溶液入口侧温度、溶液入口侧流量的增加再生量呈上升趋势;随溶液入口侧浓度的增加再生量呈下降趋势;在80℃附近的冷凝热溶液再生量比40℃时高1.5 ~1.9 g/s.
推荐文章
内热型与绝热型溶液再生器再生过程性能
再生
再生热效率
再生量
传热
传质
溶液再生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溶液除湿系统
再生器
传热传质过程
数值模拟
基于NTU的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性能分析
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
总温差
量纲1散热系数
传热单元数NTU
采用混合空气作为再生空气的集热型溶液再生过程研究
溶液除湿
集热再生器
高温高湿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中高温冷凝热再生的溶液再生器模拟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再生器 中高温冷凝热 再生量
年,卷(期) 2019,(20)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8-33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U832
字数 58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9.20.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润萍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3 75 5.0 8.0
2 张睿航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 0 0.0 0.0
3 陈潇义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吕浩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匡大庆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液除湿
再生器
中高温冷凝热
再生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