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析其治疗脾阴虚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脾胃论》对脾阴虚证候的产生有详细的理论探讨,但对于脾阴虚证候的治疗却通篇没有详细的选方用药介绍,我们只有从李东垣所认为的脾阴虚证候的兼证热证的用药规律去分析其对于脾阴虚证候的治疗用药规律.使用Excel 2010办公软件将热证证候编号录入.使用SPSS Stastic17.0,SPSS Clementine17.0统计软件调取数据,分别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探析李东垣治疗脾阴虚证候的用药规律.结果:李东垣使用甘温除热法治疗脾阴虚证候,常用方是补中益气汤,同时灵活使用苦寒、甘寒、滋阴、敛阴的药物配合清除脾胃虚弱导致的阴虚内热,而对于苦寒药,他十分重视酒制、炒等炮制方法减轻苦寒伤脾胃之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感导致的发热他也常常使用补中益气汤药物组合兼顾脾胃.
推荐文章
边天羽从脾胃论治湿疹经验
湿疹
脾胃
名医经验
边天羽
徐瑛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之临床经验
冠心病
脾胃论治
徐瑛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虚证用药规律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
脾胃虚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基于文献的从脾胃论治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失眠
脾胃论治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脾胃论》脾阴虚证候用药数据挖掘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胃 李东垣 阴虚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
字数 24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胃
李东垣
阴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