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课标改革的全面推进下,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虽从三维设计转化为任务群,但根本属性并未发生改变,仍旧力求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全方位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热爱中华文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对当代学生的要求,而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关于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李白的作品在中小学阶段选文比例所占最大,并且象征着我国盛唐时期的诗歌最高水平,其浪漫主义的风格是语文课标中学生必须达到自主鉴赏程度的。文章将李白诗歌教学延展至各个古诗教学当中,进行分析力求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推荐文章
李白诗歌语言的数字夸张艺术
李白诗歌
数字夸张
浪漫主义
浅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仙味
仙味
喜好
想象
夸张
李白诗中的“金”意象
李白
诗歌
意象
畅谈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艺术特色
李白
夸张手法
意义
原因
运用
成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白诗歌教学研究
来源期刊 年轻人 学科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教学
年,卷(期) 2019,(46) 所属期刊栏目 青年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14/j.1672-3872.2019.46.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白
诗歌
教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年轻人
周刊
1003-9147
43-1181/C
长沙市湘府西路1号
42-26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