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调动学生所有感官的积极性,让其投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体验诗歌的美妙,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其文学素养.本文以李清照的《醉花阴》为例,探究诗歌教学通感技巧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操作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感技巧在诗歌教学的运用探讨 ——以《醉花阴》为例
来源期刊 人文之友 学科
关键词 诗歌教学 通感 《醉花阴》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专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2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7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4684.2019.03.19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教学
通感
《醉花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之友
半月刊
2096-4684
51-1778/G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敬业路108号T区2栋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2
总下载数(次)
108
总被引数(次)
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