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角药"是具有相互关联作用的三味中药的有机组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思想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应用前提,以"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为核心特点,介于中药和方剂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可以独立成方,也可以作为方剂中的主药或辅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配伍巧妙,药方精简,本文以解表方剂为切入口,基于原文,分析和探讨经方中解表类"角药"的配伍特点,从解肌发表、发汗解表、解表散寒、清热解表、化饮解表、解表清里、化气解表、温经解表、扶阳解表这9个角度加以详实梳理,对张仲景解表类"角药"形成整体归纳,以期对经方中"角药"的价值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临证运用经方提供新的思考方式,最终扩大经方的临证使用范围.
推荐文章
张仲景药对配伍应用浅探
张仲景
方剂
药对
配伍应用
学术探讨
张仲景桂芍配伍的意义及应用
桂枝与芍药的配伍意义
临床应用
张仲景
张仲景小方配伍特点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方
七情配伍
阴阳配伍
气味配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张仲景解表类"角药"的配伍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角药 伤寒论 解表药 配伍特点 经典方剂 临床应用 理论研究 @张仲景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0-8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2
字数 57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0.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400 4328 32.0 48.0
2 程发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06 562 13.0 21.0
3 王雪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44 418 11.0 15.0
4 连雅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4 14 2.0 3.0
5 徐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3 9 2.0 2.0
6 樊姝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0 9 2.0 2.0
7 邓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0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药
伤寒论
解表药
配伍特点
经典方剂
临床应用
理论研究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