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表情已成为虚拟社交中重要的传播符号.目前西方使用最广泛的是绘文字,中国最流行的是微信表情.本文以两种表情中的小黄脸作为文化间设计比较的素材,探索二者在表情使用与平台语境、表情情绪的社会符号学解读、视觉语法框架三方面的差异.不同文化选择了不同的平台界面设计和应用技术,在使用功能上呈现出差异.基于五官特征的符号学剖析,尤其在眼部和嘴部的丰富度比较,表明整体上绘文字设计着重客观的面部表情传递,而微信表情侧重共享的面部表情体验仪式.从小黄脸扩展至其他表情,进一步具体到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三个视觉语法层次的比较,也说明传递与仪式可以解释二者在设计上的差异.
推荐文章
Dior"真我"香水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符号
电视广告
迪奥'真我'香水
基于产品符号学的服装设计技术
产品符号学
语意认知
语意传达
短视频音乐不同表意的符号学分析
音乐符号学
短视频
符号表意
网络与新媒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表情包设计比较:基于小黄脸的符号学分析
来源期刊 符号与传媒 学科
关键词 表情 小黄脸 传递 仪式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传播符号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71
页数 22页 分类号
字数 10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0/b.cnki.sam.2020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升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 7 0 0.0 0.0
2 程茜 厦门大学广告系 1 0 0.0 0.0
3 乔巾哲 厦门大学广告系 2 0 0.0 0.0
4 庞云洁 厦门大学广告系 1 0 0.0 0.0
5 李亚伟 厦门大学广告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情
小黄脸
传递
仪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32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9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