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湟水河上游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通过改良湟水河底栖动物采样点法,于2018年4—5月和7—8月分2次对湟水河上游干流19个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化学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采集.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湟水河上游生态环境指标与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采集鉴定出底栖动物42个分类单元,共8 980头,隶属于2纲6目28科.主成分排序分析(PCA)表明:对样点贡献度较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海拔( alt)、溶解氧( DO)、离源头距离( das)、可溶性磷(SRP)、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等.通过样点组合聚类分析将19个样点区分为4组:第1组为样点1~5、第2组为样点6~11、第3组为样点12~16、第4组为样点17~19.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影响的土地利用类型,襀翅目从高到低依次为草地、农地、城市用地;蜉蝣目为农地、城市用地、草地;毛翅目为农地、草地、城市用地;双翅目为城市用地、农地、草地.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多数物种集中于中、上游样点,对他们贡献度较高的变量有海拔、最大流速(MAX)、平均流速(AVG)等,而下游河流段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仅有少数耐污种出现. [结论]湟水河自上游到下游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和干扰,水体理化指标升高,底栖动物丰富度下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明显.
推荐文章
城镇化对湟水河上游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湟水河
城镇化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不透水地表面积比(PIA)
新薛河上游溪流典型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新薛河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上游溪流
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底栖无脊椎动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湟水河上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排序分析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9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69
字数 6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9030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国良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33 161 7.0 11.0
2 李宁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60 263 10.0 13.0
3 王涛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49 183 8.0 11.0
4 其木乐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3 3 1.0 1.0
5 白露超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1)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排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