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规定,疲劳审讯属于非法取证行为,以疲劳审讯方法所收集的言词证据应予排除。这一点虽已成共识,但如何认定疲劳审讯却始终无据可依。通过对2012年至2018年间1095份有关疲劳审讯的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有不少法院已经开展对疲劳审讯所得供述进行排除的实践探索,但囿于疲劳审讯认定标准的阙如,各法院在疲劳审讯的认定与审查方面均呈现显著差异。57份对疲劳审讯所得供述予以排除的案例显示,司法实践中存在以时间标准、痛苦规则、无法证明取证合法性三种理由的排除。但即使以时间为认定标准的排除,所依赖的时间依据也不尽相同。其余1038份未直接认定疲劳审讯的案例表明,控方对疲劳审讯缺乏有针对性的证明,法院审查的实质在于保障供述的真实性而非合法性。无论法院最终是否认定疲劳审讯,司法运行中均存在认定标准"差异化"、审查判断"形式化"、非法证据"合法化"的运行偏差,亟须明确统一的疲劳审讯认定标准及相关保障机制,为法院裁判与侦查取证提供规范化指引。
推荐文章
超龄劳动者法律关系认定研究——基于32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退休年龄
领取养老保险
劳动关系定性
工伤待遇
2012-2018年景德镇地区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景德镇
参麦注射液
不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疲劳审讯认定与审查实证研究——基于2012-2018年1095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来源期刊 公安学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疲劳审讯 非法证据排除 认定标准 实证研究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83
页数 18页 分类号 D925.1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疲劳审讯
非法证据排除
认定标准
实证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安学研究
双月刊
2096-5176
10-1511/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
82-40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