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法对焦炭热性能评价结果的异同,探讨了制定焦炭热性质检测方法应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果 表明,当焦炭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发生改变时,代表焦炭反应后强度指标与代表反应性指标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严格的负相关性.不同方法的测试结果显示,反应性指标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反应后强度的相关性较差.溶损进程和反应温度对焦炭的热性质检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25%的溶损程度和非等温条件对焦炭在高炉中溶损行为的模拟性更强.在制定焦炭热性能评价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溶损进程和反应温度这两个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切沟的误差分析
切沟
切沟测量
误差分析
湘钢焦炭热性能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焦炭
热性能
显微结构
炼焦煤
配煤
稳定率
采用不同加固方案处理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
强夯法
排水固结法
动力排水固结法
孔隙水压力
3种管内强化管沸腾换热性能对比
热力学
传热
气液两相流
沸腾
内螺纹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焦炭热性能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铸造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不同方法 热性能 溶损进程 反应温度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52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10/j.issn1000-8365.2020.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方法
热性能
溶损进程
反应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铸造技术
月刊
1000-8365
61-1134/TG
大16开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608信箱
5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86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0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