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稻长时间储藏后,种子活力下降,稻米品质劣变,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开展水稻耐储藏研究,遗传改良水稻的耐储藏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秀水134为背景亲本,以扬稻6号为供体亲本构建的BC3F2高代回交群体为材料,以电导率为指标进行表型-分子标记基因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定位耐储藏QTL.以-log10(P)>2为阈值,共检测到16个耐储藏相关的QTL.其中,RM5455(相对加性效应为-12.93%)、RM1132(相对加性效应-13.76%)和RM248(相对加性效应-14.66%)位点区域均存在着效应较大的耐储藏QTL.
推荐文章
水稻幼苗耐Al3+胁迫的QTL定位分析
水稻
RIL群体
QTL定位
上位性效应
耐Al3+胁迫
控制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QTL定位
水稻
耐光氧化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耐性指标
敏感性指标
水稻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
水稻
萌发耐淹性
种质资源
数量性状位点
杏枝条电导率与花器官耐霜性的关系
枝条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LT50)
花器官
耐霜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种子电导率为指标定位水稻耐储藏QTL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耐储性 电导率 QTL 高代回交群体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26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洪恺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6 21 3.0 4.0
2 费月新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2 2 1.0 1.0
3 曹玉洁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2 2 1.0 1.0
4 吴敏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2 2 1.0 1.0
5 赵文佳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1 0 0.0 0.0
6 侯璐燕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1 0 0.0 0.0
7 王越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1 0 0.0 0.0
8 许珊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耐储性
电导率
QTL
高代回交群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