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理论内涵、相关实验研究以及气候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心应夏"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发现冬季低温及夏季高温天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提出心阳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基于该理论,夏季应顺应养长之性温养心阳,心阳虚患者在冬季尤应注重充补心阳,高温天气时不忘顾护阴液,平调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以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义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心血管系统
气血津液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气血津液理论
中医辨证
胸痹
综述
移动医疗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移动医疗
心血管疾病
综述
花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
花类药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讨"心应夏"理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医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心应夏 五脏应时 心血管疾病 治未病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锦龙 11 60 5.0 7.0
2 黄迎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
共引文献  (74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应夏
五脏应时
心血管疾病
治未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通报
双月刊
1671-2749
35-1250/R
大16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34-95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