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文选用杨木和小麦秆作为参照物,针对竹子灰在高温下形态及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竹子灰熔融及高温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竹子灰熔融温度(862℃)比同为木本植物的杨木低约220℃,但比麦秆高约100℃.与麦秆相比,竹子含有较高含量的S、P和碱土金属,有利于形成高熔点的硫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此外,竹子中的K通常以K2O的形式存在,而非反应活性更高的KCl,所以竹子熔融和烧结倾向低于秸秆,但明显高于木质生物质.因此,在竹子实际燃烧利用中仍需采取合适的措施减缓灰熔融烧结等相关问题.
推荐文章
煤和市政污泥掺烧的灰熔融特性研究
污泥
灰熔点
结渣特性
矿物质
生物质与煤混合灰的熔融及黏温特性
生物质
鲍店煤
混合灰
灰熔点
黏温特性
灰化温度对准东煤灰成分和灰熔融特性温度的影响研究
准东煤
灰熔融性
灰成分
灰化温度
磷酸二氢钙对玉米秆灰熔融烧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燃烧
玉米秆
灰熔融烧结
磷酸二氢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竹子灰熔融特性及高温转化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竹子 燃烧 灰熔融特性 无机元素转化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6
字数 3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9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海平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0 1829 25.0 37.0
2 陈汉平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08 3368 30.0 45.0
3 杨伟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7 48 3.0 6.0
4 刘恒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 65 3.0 8.0
5 朱有健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 0 0.0 0.0
9 樊纪原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0 0.0 0.0
10 成伟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竹子
燃烧
灰熔融特性
无机元素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