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深圳东部一些旧有客家民居建筑常以民俗博物馆或旅游区的形式,被活化为可以持续创造经济和文化利润的单位。这种实践使史迹活化、市场获利与文化保育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辩证关系,也让“发展话语”下的历史建筑遗存定位显得暧昧。因此,分析客家旧建筑在深圳渐进的城市化浪潮中的“被问题化”,以及探讨其在当下深圳的更新机制,将有助于审慎评估资本、政府和社会三方对古迹的利用,发掘与反省城市发展和城市保育之间的关系。
推荐文章
博物馆旅游产业开发
博物馆
旅游
文创产业
旅游开发
研究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
旧工业区城市
功能置换
城市更新
循环利用
浅谈旅游文化和博物馆的关系
蓬勃发展
愉悦性
参与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老围屋·博物馆·旅游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旧民居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客家民居 活化 文化保育 都市化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54
页数 21页 分类号 TU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家民居
活化
文化保育
都市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