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耕层变薄,直接深耕往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在存在该类问题的土壤上,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实现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维持作物产量,并提升土壤肥力.[方法]试验于2012—2016年在华北平原南部濉溪县进行,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在人工剥离5 cm土层的耕层薄化土壤上开展试验,设旋耕(RT)、深耕(DT)、旋耕+秸秆还田(RTS)、深耕+秸秆还田(DTS)4个处理.在每年玉米和小麦成熟期进行田间测产;在第4季小麦收获后采集0—10和1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团聚体分布.[结果]与旋耕(RT)相比,单纯深耕(DT)不能明显提高玉米和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及各土层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深耕配合秸秆还田(DTS)处理玉米和小麦4季平均分别增产7.72% 和8.06%,旋耕配合秸秆还田(RTS)处理分别增产7.55% 和7.05%.在0—10 cm土层,DTS和RTS处理均明显提升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提高总有机碳及多数组分碳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RTS处理效果好于DTS处理;而在10—20 cm土层,DTS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效果好于RTS处理.DTS和RTS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在0—10 cm土层,以DTS处理效果最高,比RT处理增加23.09%,而在10—20 cm土层,以RTS处理效果最好,相比RT处理增加6.32%.[结论]在耕层薄化处理的土壤上,单纯深耕提升作物产量的效果不显著,也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提升,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秸秆还田配合深耕或者旋耕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能有效培肥0—10 cm土层土壤,但对10—2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有限;秸秆还田配合深耕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还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明显减弱了单纯深耕对10—20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砂姜黑土
氮肥水平
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深耕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夏玉米
深耕
秸秆还田
根系活力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耕结合秸秆还田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耕层薄化土壤理化性质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耕层厚度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玉米-小麦轮作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8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7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915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9)
共引文献  (1454)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6(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9(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2(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3(4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4(4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5(3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6(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层厚度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玉米-小麦轮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