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互联网自1994年诞生以来经历了由门户化社区到社会化媒体的交互更迭,联网中的群体更容易依赖非理性参考系所提供的共鸣现象来实现自我界定,对自身和外部事物的理性判断亦因信息内爆的塌陷而滑入客体知觉化的建构当中。互联网迷信,便是这种行为所催生的结果。迷信(superstition)虽然是人类通过处理外部信息来调整内在认知秩序的原始思维手段,却从未因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消弭.
推荐文章
新媒体赋权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达
青年亚文化
新媒体赋权
网络技术
主流文化
网络青年亚文化“出圈”热潮下的冷思考
网络青年亚文化
文化“出圈”
青年亚文化转向
文化“收编”
图像传播视域下萌宠类表情包 符号建构与青年亚文化特征
萌宠类表情包
图像传播
青年群体
符号建构
视频平台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建构过程研究
亚文化
社交货币
传播的仪式观
文化再生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符号赋权、焦虑消费与文化塑造——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日常迷信”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文化塑造 意指实践 现代性 社会化媒体 社交化 青年亚文化 消费主义 网络社区 吉祥物 后工业社会 网络社群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B9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波 11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塑造
意指实践
现代性
社会化媒体
社交化
青年亚文化
消费主义
网络社区
吉祥物
后工业社会
网络社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