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大尺度空间生态位特征,本研究以云南省西部澜沧江流域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居民区夜间吸血活动的蚊类为对象,对该流域21°~30°N之间9个纬度梯度带和海拔500~3500 m之间6个海拔梯度带的居民区应用灯诱法进行了调查取样、 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共捕获蚊类7属46种180099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多度为77.87,是数量上的优势种;中华按蚊多度为10.16,为次优势种;迷走按蚊、 棕头库蚊和骚扰阿蚊的多度为分别5.24、1.83和1.01,是本区域的常见种类;其余蚊种多度为均小于1.00,数量相对较少或很少.(2)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的46种蚊虫中:三带喙库蚊是物种多度和生态幅最大、 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生态位宽度指数为2.109和1.189)的物种;其次,中华按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较大,生态位宽度指数亦较高(为1.571和0.848);其他物种如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的物种多度和生态幅也较大,其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964、0.811和0.814、0.403)相对较高.而余下的多数蚊种由于在纬度、 海拔梯度上物种多度较低、 生态幅较窄,其空间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低或很低.他们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物种的多度、 生态幅度与生态位宽度指数的大小都有一定关系,也说明在宏域环境空间下物种多度、 生态幅和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物种,具有更强的地理空间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的能力.(3)在澜沧江流域46种蚊虫中,占84.78% 蚊种沿纬度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都明显大于沿海拔梯度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反之,仅15.22%蚊种等于或小于海拔生态位宽度指数.他们总体反映了物种在纬度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通常大于海拔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的特征.(4)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占总数3.00% 和3.29%;完全不重叠的占总数22.22% 和21.55%.在0.001~1.00重叠值范围内:重叠值<0.50分别占总数的47.82%和48.89%;而重叠值≥0.50的分别占30%和29.56%;总体上近80%的蚊类物种之间都能产生生态位重叠和重叠度相对较高.该结果总体反映了澜沧江流域蚊类对不同地理位置、 气候环境和居民区血源资源利用的趋同状况及其竞争关系.(5)不论在纬度梯度或海拔梯度上,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 骚扰阿蚊、 刺扰伊蚊、 致倦库蚊、 多斑按蚊、 环带库蚊和库态按蚊8种蚊虫都分别能与其余所有物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恰是在沿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中生态幅较宽的类型,整体显示了较高的空间分布及种间竞争的能力.反之,帕氏按蚊、 金叶伊蚊、 云南伊蚊、天坪库蚊和银带脉毛蚊分别仅能与其他半数以下的蚊种发生生态位重叠,他们都是生态幅较小类型,并显示了较低的空间分布和种间竞争的能力及水平.这说明蚊类在大尺度环境空间下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频度、范围与其在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与适应能力有关.但是,不论在纬度还是海拔梯度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范围的大小与生态位宽度、 物种多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及变化规律.(6)蚊类沿纬度和海拔梯度的物种多度、 物种多度分布及其均匀度与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均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