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理由与行动的关系上,戴维森主张二者之间是心理-物理因果关系,这会遇到两个困难:第一,"理由倾向论"将行动理解为倾向的例示同样可以解释行动意图,能够解释行动意图不足以说明理由本身具有因果效力.第二,如何理解理由本身的因果效力?如果在类型层面理解,则"理由因果论"无法区分于"理由倾向论",因为起解释作用的都是因果律则;如果在标记事件层面理解,则"理由因果论"中的"因果"徒有虚名,因为顺着金在权等人的批评会发现标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实质的语义内容.拯救"理由因果论"可能的出路是将"理由导致行动"视为一条"范导原则",这一方面担保了每个现实具体的行动都可被归因,另一方面引导行动解释中的其他解释与因果解释相兼容.
推荐文章
戴维森对电子衍射的实验研究
电子衍射
晶体
戴维森
GP汤姆逊
波恩
佛学因果论与中医治未病
佛学
因果论
中医学
治未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戴维森"理由因果论"的困难与出路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基本理由 行动 因果关系 标记事件 范导原则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青年学者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31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本理由
行动
因果关系
标记事件
范导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