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酸法浸铀工艺作为铀矿石浸出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浸出效率高、周期短、耗材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浸出液由于酸度较高、多杂质共存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测试难度加大,如何实现现场样品中铀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成为当前核心问题.本文重点得到一种操作简便、精度准确且适合大多数浸出条件的监测方法,通过对实际流程的真实模拟,包括超级混匀、酸法熔样、搅拌浸出等详细步骤,通过对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的不同监测方法对比,主要从ICP-OES、紫外分光光度法、钒酸铵(亚铁)氧化还原滴定法出发得出实验结论,发现钒酸铵(亚铁)氧化还原滴定法适用于大多数浸出环境,抗干扰能力较强,对现场样品的快速准确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推荐文章
某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几个不利因素的分析
地浸采铀
碳酸盐
粘土矿物
矿化度
沉淀转化法回收酸浸渣中铅的酸溶工艺研究
酸浸渣
沉淀转化
硝酸
浸出
水酶法加工花生过程中酸浸工艺的研究
花生
酸浸
蛋白质
可溶性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法浸铀工艺中对铀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化工 学科
关键词 铀测定 酸法浸出 钒酸铵滴定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9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宇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6 4 1.0 1.0
2 彭晨阳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张晨旭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吴凯龙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吴奇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何非凡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5 2 1.0 1.0
7 李阳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铀测定
酸法浸出
钒酸铵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化工
双月刊
1008-3103
36-1108/TQ
16开
南昌市北京东路138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65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634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