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六经传变角度分析"虚不受补"的内在机理,探索完善临床遇见的"虚不受补"问题.[方法]归纳疾病传变如五脏、六经、表里传变的一般规律,总结各类传变的治疗原则,辨析虚实辨证和补法分类,分析产生"虚不受补"的常见现象,提出正确进补的原则与条件.[结果](1)有外感、肺部邪气重,先解表、宣肺,然后才能进补;(2)肠胃有邪气,不可进补,先泄邪气通腑然后可进补;(3)少阳枢机不利则气机不畅,不可进补,先理气转机方可进补;(4)疾病的治疗有表里虚实之辨,也有标本缓急之别,标本之辨在辨证施治时至关重要.[结论]"虚不受补"大多数时候是进补顺序错误导致,在进补前辨别人体的气血状态,对症施药,则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因为进补不当带来的不舒适.解表、健脾胃、活气血、寓消于补是解决虚不受补问题的重要途径.
推荐文章
消渴病肾病六经辨证理论探讨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消渴病肾病
试论气机升降学说在六经传变中的运用
气机升降学说
六经传变
表里出入
《伤寒论》三阳经传变规律探讨
伤寒论
六经
三阳经
少阳
传变
循经传
论《伤寒论》六经之间“传经”
《伤寒论》
六经传变
表里传
循经传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六经传变理论探"虚不受补"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六经传变 补法 虚不受补 标本 解表 健脾胃 活气血 寓消于补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1
字数 4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6/j.issn1005-5509.2020.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杨春 15 4 2.0 2.0
2 魏云平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经传变
补法
虚不受补
标本
解表
健脾胃
活气血
寓消于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