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辽吉活动带是华北陆块最具代表性的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不仅发育巨量的古元古代陆壳沉积物质和岩浆活动,而且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叠加改造.辽吉活动带的形成和构造演化时期,也是该区的一次重要成矿期,以矿种多、规模大、层状或层控为主而发育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特点,其中菱镁矿、滑石、硼、铅锌、钴、金和铀等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辽吉活动带由出露厚度达万米的古元古代辽河群、集安群、老岭群和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所组成.其主体发育两套变质岩石:一套为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以变质相相对较低为特征,出露地层为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形成于靠近龙岗陆块的被动大陆边缘浅海盆地环境;另一套是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辽吉花岗岩共同组成的地质构造单元,变质相相对较高,地层分布在南辽河群和集安群,形成于远离大陆边缘俯冲体系下的弧岩浆构造环境.此外,形成于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相关的成矿带内分布着菱镁矿床、滑石矿床、铜钴矿床和铀矿床等,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构造坏境内的成矿带主要分布硼、铅锌和金等矿床.研究表明,海城菱镁矿、后仙峪硼矿、翁泉沟硼矿、范家堡子滑石矿、大横路铜钴矿和猫岭金矿等矿床均具有大型-超大型规模,其中海城菱镁矿矿床储量达8.84亿吨,为世界之最的超大型矿床,翁泉沟硼矿床的B2O3储量高达2185万吨,为超大型矿床,占全国总储量的28.6%.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发育在太古宙克拉通基底之上,经历了有限的拉伸裂陷、岩浆侵位、(火山)沉积、碰撞拼贴、变质改造、隆升拆离和消亡等发展演化阶段,时限为2.2~1.8 Ga.辽吉活动带的成矿构造-岩浆演化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①2.2~2.0 Ga岩浆作用和成矿阶段;②2.0~1.9 Ga沉积作用和成矿阶段;③1.90 Ga大规模变质-变形和成矿阶段(碰撞造山期);④1.89~1.82 Ga碰撞后岩浆作用阶段.综上,辽吉活动带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从活动陆缘转变为被动陆缘最终碰撞造山的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过程,其中成矿作用是由两类不同成矿构造环境所控制.同时,本区又经历了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叠加,使区内成矿作用更具复杂性、多样性和多期性.这种在同一个成矿区内,由双成矿带控制的成矿在国内外很少见.因此,该区是形成多种矿产大规模成矿十分有利的地区及找矿远景地区.
推荐文章
辽吉古裂谷地质演化与成矿
古元古代
辽吉古裂谷
地质演化
成矿作用
古元古代-中国重要的成矿期
古元古代
中国
成矿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中变质富铝沉积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古元古代
辽吉活动带
辽河群
富铝碎屑岩
地球化学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构造-热演化与深部过程
古元古代
构造-热演化
深部过程
底侵
拆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双成矿带地质特征
来源期刊 矿床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学 辽吉地区 古元古代 活动带 双成矿带 成矿作用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612
字数 189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1/j.0258-7106.2020.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保丰 6 62 3.0 6.0
3 张阔 14 67 6.0 7.0
9 毕君辉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2)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学
辽吉地区
古元古代
活动带
双成矿带
成矿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床地质
双月刊
0258-7106
11-1965/P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6号
82-45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3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