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为回应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企图,也为了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编史建馆立碑的呼声,南京市开始筹建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纪念馆和纪念碑,并编写南京大屠杀专史。筹建纪念设施及编写专史,得到了江苏省、南京市有关方面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日本“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在来南京调查访问期间,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并提供了日方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在纪念馆筹建期间,南京市开展“活见证人”的普查,发现了一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口述史料。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虽然之前馆名曾多次变化,但在开馆前最终确定馆名,并请邓小平题写了馆名。建馆35年来,纪念馆的功能得到了很大扩展,在奠定南京大屠杀历史叙事架构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和平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冷热源
水系统
恒温恒湿
节能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回应”到“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筹建及功能扩展
来源期刊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日本“教科书事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历史记忆
年,卷(期) rbqhnjdtsyj_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军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京大屠杀
日本“教科书事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历史记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季刊
2096-4587
32-1877/K
16开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418号
28-496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3
总下载数(次)
51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