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研究合理可行的耕作技术和培肥措施,为提高产量和实现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7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盐碱土上,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夏季旋耕15 cm(R)和旋耕后再深松35 cm处理(S);副区为冬季秸秆还田量,设秸秆半量还田(3350 kg/hm2,B)和秸秆全量还田(6700 kg/hm2,Q)两个用量,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所有处理的养分总量保持一致.开花后每隔10天取样1次,直到收获期,测定植株干物质和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玉米小口期、开花期及收获期,取0—100 cm土层样品,每10 cm为一层,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结果]各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两个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秸秆半量还田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开花期前干物质量较少,但在开花期时,已经开始赶超秸秆半量还田的处理.在收获期,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干物质量显著高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的干物质量,4年中的提高幅度为8.6%~9.7%,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优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P<0.05).4年干物质积累量,SQ处理平均比SB、RQ和RB分别提高2.5%~7.3%、1.6%~4.2% 和7.6%~20.3%.深松与秸秆全量还田有明显的正耦合作用,秸秆全量还田与深松耕作相结合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相同耕作方式下,4年中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平均硝态氮含量在小口期低于秸秆半量还田,在开花期显著高于秸秆半量还田,但在收获期又显著低于秸秆半量还田的处理,硝态氮累积量平均降低17.9%(P<0.05).在4年中深松耕作处理的0—100 cm平均硝态氮累积量比旋耕处理的显著降低8.9%.[结论]在供试盐碱地土壤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结合浅旋耕后再深松的效果最好,可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
推荐文章
滨海盐碱地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棉花
秸秆还田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秸秆还田
玉米产量
氮肥利用率
无机氮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杂草
夏玉米(Zea mays)
生物多样性
产量
轮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后作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绿肥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状
青贮玉米
产量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对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盐碱地 深松耕作 秸秆还田 干物质 硝态氮 产量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6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9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1)
共引文献  (102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6(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07(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1(5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2(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3(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5(4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盐碱地
深松耕作
秸秆还田
干物质
硝态氮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