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民国时期的新媒介代表,广播的价值与功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然而,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民营电台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缺乏社会责任观念,以致播送低俗娱乐节目,靡靡之音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民众思想.为了更好地利用广播凝聚力量,整合社会,国民政府对无线电的接收与经营权,广播节目设置与内容编排,以及战时广播伦理和职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令法规,促使广播业由最初的自由散乱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管理与规制的背后是民国社会对媒介社会化的深刻反思,通过广播帮助大众全面认识所处的时代环境,改善生活、解决冲突、达成共识,推动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沟通交流,最终旨在实现人与社会的契合,这成为了广播发展的内在逻辑.
推荐文章
浅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教会学校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青岛
教会学校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茶叶贸易政策研究
外销茶
内销茶
法规
中国茶叶公司
抗战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建设述略
选拔
考绩
薪俸
审计
监察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
南京国民政府
行政督察专员制
地方政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广播管理的传播发展观及其逻辑——一种基于伦理视角的历史考察
来源期刊 新闻春秋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广播法规 媒介伦理 公共利益 发展传播学 媒介社会化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新闻传播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8
页数 8页 分类号 G21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贵 111 328 8.0 13.0
2 康智 8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播法规
媒介伦理
公共利益
发展传播学
媒介社会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春秋
双月刊
2095-4018
10-1063/G2
大16开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705
2-897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