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咪鲜胺和嘧菌酯2种杀菌剂对火龙果炭疽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在火龙果中的残留.结果 表明,咪鲜胺和嘧菌酯对火龙果炭疽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1.9%~88.3%之间.其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且对火龙果安全.咪鲜胺在上海、广西试验点火龙果叶片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54、4.20d.嘧菌酯在火龙果叶片中消解速度较快.火龙果中咪鲜胺的最终残留量为<0.1~0.319mg/kg,嘧菌酯的最终残留量<0.1~0.248mg/kg,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咪鲜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5813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92.3%,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708 5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5.6%,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推荐文章
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火龙果
炭疽病
平头炭疽菌
rDNA-ITS
生物学特性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火龙果
病虫害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火龙果冬果栽培关键技术
火龙果
冬果
补光
栽培技术
浅论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措施
火龙果
病虫害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防治火龙果炭疽病安全用药技术初探
来源期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火龙果 炭疽病 咪鲜胺 嘧菌酯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482.2|S481+.9
字数 4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迎春 62 140 7.0 9.0
2 张怡 18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火龙果
炭疽病
咪鲜胺
嘧菌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科学与管理
月刊
1002-5480
11-2678/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66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