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河北省邯郸永年县进行眼科屈光检查710例(1410只眼)的资料.其中,男性364例(721只眼),女性346例(689只眼);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50.9±10.3)岁.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屈光度.采用眼科A型超声检查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眼部生物学参数.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等效球镜(SE)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者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同年龄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后SE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 plots进行评估.不同性别间睫状肌麻痹后SE与睫状肌麻痹前角膜曲率K值(K)、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睫状肌麻痹后中央角膜厚度(LT)、晶状体混浊程度(NO)、晶状体核的颜色(NC)、晶状体皮质(C)及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程度(PSC)的比较,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各屈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710例(1410只眼)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平均SE为(-0.37±1.22)D,睫状肌麻痹后的平均SE为(0.13±1.11)D.经t检验,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5,P<0.05).Bland-Altman plots分析显示睫状肌麻痹后的SE发生远视漂移,且随年龄的增加该漂移逐渐减小.所有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K值、CCT、ACD及AL,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及PSC分别为(44.02±1.51)D、(2.88±0.36)mm、(23.07±0.95)mm、(4.52±0.41)mm、(2.72±0.43)、(2.72±0.43)、(0.26±0.63)及(0.13±0.26).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与SE呈正相关.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13,0.11,0.11,0.07;P<0.05).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前的K值、ACD、AL及睫状肌麻痹后的PSC与SE呈负相关(r=-0.12,-0.17,-0.20,-0.13;P<0.05).近视眼与睫状肌麻痹前的AL、睫状肌麻痹后的NO、NC、C及PSC呈负相关.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22,-0.15,-0.15,-0.14,-0.42;P<0.05).结论 受检者睫状肌麻痹后SE发生明显的远视漂移,且随年龄增加此现象逐渐减小.睫状肌麻痹前的K、ACD、AL,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LT、NO、NC、C和PSC均与SE相关,其中影响近视眼的因素有AL、NO、NC、C及PSC.
推荐文章
成人近视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的差异
成人近视
综合验光仪验光
调节参数
散瞳验光
尿道下裂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尿道下裂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综述
分子流行病学核心期刊研究
分子流行病学
核心期刊
文献计量学
人工流产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工流产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人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屈光度 中央角膜厚度 眼轴 前房深度 晶状体分级 成人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2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07.2020.03.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屈光度
中央角膜厚度
眼轴
前房深度
晶状体分级
成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2095-2007
11-9311/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