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Fluent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倾斜管内高黏油水乳化前后的流动状态,从流型与压降两方面总结了油水两相流的流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前油水两相流的流型呈现油水交替、泡状流、水塞流、弹状流和环状流,而乳化后则以分层流、分散流、分层流且带有水包油为主.在一定倾角和入口流速下,管内压降随含水率的增加急剧减小;在一定入口流速和含水率下,管内压降随倾角增加逐渐减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流速对压降的影响最大,含水率次之,倾角的影响最小;最优组合为倾角20°、入口流速0.4 m/s、含水率40%.
推荐文章
水平突变管内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
突扩管
突缩管
油水两相流
VOF模型
压力变化
流动规律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转换特性
水平管流
油水两相流
流型
起伏振动状态下倾斜管内两相流多尺度熵分析
起伏振动
多尺度
倾斜管
气液两相流
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
流固两相流
耦合
颗粒间相互作用
离散单元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倾斜管内高黏油水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黏油水 数值模拟 倾斜管 油水两相流 流动状态 压降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27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832
字数 5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44.2020.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仕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46 205 6.0 12.0
2 刘志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荣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黏油水
数值模拟
倾斜管
油水两相流
流动状态
压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