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中丰富的植硅体可以将部分有机碳封存于土壤中,形成稳定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整个土壤剖面(0~100 cm)上,不同林分下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植硅体碳储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P<0.05).4种林分下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表层(0~20 cm)富集现象,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硅体和植硅体中的有机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植硅体碳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缙云山4种林分中,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储量均为最高,是较好的富碳森林类型.
推荐文章
绿竹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积累与分布特征
森林生态学
绿竹
植硅体
植硅体碳
分布特征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植茶年限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有机碳储量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贮水特性研究
缙云山
林地土壤
土壤贮水量
土壤有效蓄水量
水源涵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缙云山4种林分土壤植硅体碳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不同林分 有机碳 植硅体 植硅体碳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10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9041506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7 2857 28.0 44.0
2 王子芳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9 1005 17.0 30.0
3 黄容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5 325 10.0 16.0
4 陆畅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20 2.0 4.0
5 吕盛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79 5.0 8.0
6 朱浩宇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9)
共引文献  (67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2(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3(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4(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5(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林分
有机碳
植硅体
植硅体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