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保护规范理论作为判断主观公权利的一种方法,近年在我国法院判断举报人原告资格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适用,但普遍得到否定的结论,其中的论证理由不无争议。在新司法解释已经赋予投诉人原告资格的情况下,运用保护规范理论判断举报人原告资格的过程应当分为三步:首先应当根据主张的利益类型厘清举报人的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举报人所依据法律规范的立法意旨,进而判断被主张的利益是否受到该规范的保护。我国法院在举报人不履行法定职责之诉中适用保护规范理论时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基于双边行政法律关系的思维确定多边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系争法律,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另一方面,在法律意旨的判断上拘泥于规范立法者的主观意愿,而鲜有综合考虑相关的规范结构。对此,我国司法机关应看到保护规范理论背后思维的变迁,在保护规范理论本身已被修正的背景下,摒弃传统"公权至上"的思维定式,厘清案件的行政法律关系,在相应的论证思路下重新审视举报人的原告资格。
推荐文章
劳动违法行为举发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探查——基于保护规范理论的分析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保护规范理论
举报人
投诉人
劳动者
面向类不平衡问题的"职业举报人"识别方法
职业举报人
类不平衡
特征选择
数据驱动
12358价格监管平台
一种支持悬赏的匿名电子举报方案
举报系统
身份模糊
自证明性
环签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规范理论在举报人原告资格判定中的适用——以“张益虎诉新区规划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为例
来源期刊 研究生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保护规范理论 主观公权利 原告资格 举报人 不纯粹私益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D92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皎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规范理论
主观公权利
原告资格
举报人
不纯粹私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研究生法学
双月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6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