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推荐文章
公路噪声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水鸟的影响评价
公路噪声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水鸟
FHwA噪声预测模型
影响评价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
湿地植被
MODIS
生物量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规律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种群资源调查
艾比湖
马鹿
种群资源
粪堆计数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湖泊洲滩湿地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含水率 西洞庭湖 退林还湿工程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30,15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718.55+6
字数 66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20.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霆 27 347 12.0 18.0
2 鄢郭馨 5 17 2.0 4.0
3 彭玲莉 1 0 0.0 0.0
4 亢丹 1 0 0.0 0.0
8 杨凌帆 1 0 0.0 0.0
12 曾伟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2)
共引文献  (53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3(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4(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6(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8(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上生物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含水率
西洞庭湖
退林还湿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