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伤口迁延难愈,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人体微生物组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慢性伤口处微生物组的改变可能是其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益生菌能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将益生菌开发成活体生物药是益生菌最近的研发趋势,这类益生菌称为二代益生菌.某些二代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中发挥作用.该文综述了有关慢性伤口、生物膜、二代益生菌和益生菌疗法等文献.最近的研究表明,慢性伤口上由于皮肤微生物组的失衡,某些特定病原体形成的生物膜导致的微生物感染是慢性伤口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在创面上施用细菌可改变创面上的微生物环境,改变慢性伤口上的生物膜结构,调节其菌群平衡.目前,已有一些临床证据表明,可以在创面上引入天然的益生菌菌株或工程益生菌菌株或其副产品,用于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益生菌疗法可通过直接的抗菌作用和增强创面的上皮屏障功能等机制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基于益生菌的治疗策略在慢性伤口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推荐文章
慢性伤口应用臭氧外部充气疗法的效果观察
伤口,慢性
臭氧
外部充气疗法
湿性愈合
护理
慢性伤口空腔加压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压治疗
压力疗法
伤口
愈合时间
二期缝合
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三联疗法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伤口的益生菌疗法
来源期刊 药物生物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益生菌疗法 慢性伤口 生物膜 二代益生菌 皮肤微生物组 临床研究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2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26/j.cnki.1005-8915.202003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彬 51 314 9.0 16.0
2 潘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生菌疗法
慢性伤口
生物膜
二代益生菌
皮肤微生物组
临床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生物技术
双月刊
1005-8915
32-1488/R
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
28-24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6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