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乙烯/氧气预混燃烧系统以及热泳取样和毛细管取样系统,结合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燃空当量比对碳烟颗粒纳观结构、分形维数和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空当量比的增加,碳烟分形维数和基本碳粒子粒径均增加,表明碳烟颗粒团聚程度提高,碳烟生长得到促进;随燃空当量比增加,碳烟微晶长度增大,层间距和曲率均减小,碳烟微观结构更为有序;燃空当量比的增加,导致碳烟的氧化反应特征参数值均增大,碳烟氧化活性减小.另一方面,碳烟的微晶长度、层间距和曲率与表观活化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即碳烟结构越有序,氧化活性越低.此外,分形维数与表观活化能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推荐文章
预混湍流火焰结构的分形特征
火焰结构
分形几何
燃烧学
二甲醚预混比对预混压燃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二甲醚预混比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燃油经济性
乙烯-氧化亚氮层流预混燃烧过程研究
氧化亚氮
乙烯
预混燃烧
层流火焰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烯预混火焰中燃空当量比对碳烟纳观结构、分形维数和氧化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烟 燃空当量比 分形维数 纳观结构 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28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F055
字数 4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9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崇林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6 1294 21.0 28.0
2 吕刚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8 542 13.0 18.0
3 毕元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4 刘野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7 1.0 2.0
5 王子晔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烟
燃空当量比
分形维数
纳观结构
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