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短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黑土不同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为优化秸秆还田方式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建立在海伦站内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6种处理:(1)S0,翻耕20 cm,秸秆不还田;(2)S1,翻耕20 cm,半量秸秆(5 t·hm-2)还田;(3)S2,翻耕20 cm,全量秸秆(10 t·hm-2)还田;(4)S3,深翻35 cm,全量秸秆(10 t·hm-2)深混还田;(5)S4,免耕,全量秸秆(10 t·hm-2)覆盖还田;(6)S5,翻耕20 cm,全量秸秆(10 t·hm-2)燃烧后产物还田.利用水稳性团聚体分级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全土及各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发现,与S0处理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不同程度的提升了黑土表层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S2>S1>S4>S5>S3>S0,各处理土壤中>2 mm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所占比例分别提升了16.4% ~112.9%和19.0% ~29.4%,其内部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4.4% ~55.5%和32.7% ~54.7%.与S0处理相比,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使土壤有机碳的脂肪族-CH红外吸收峰相对面积增加,芳香族C=C红外吸收峰相对面积减少.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全土、>2 mm和2~0.25 mm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脂肪族相对峰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芳香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0.053 mm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含量与脂肪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芳香族相对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大团聚体中主要是结构简单、易分解组分的碳,而小粒径的微团聚体中以稳定性较强的芳香族碳为主,短期秸秆还田能促进大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有机碳中脂肪族碳的含量及团聚体对碳的保护能力,更利于碳的固存.秸秆还田措施中采用20 cm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对于提高表层黑土有机碳含量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小麦-玉米秸秆连续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及氮素形态的影响
施肥
秸秆连续还田
土壤有机质
氮素形态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分析
深松秸秆还田措施对东北黑土土壤呼吸及有机碳平衡的影响
黑土
深松
秸秆还田
土壤呼吸
土壤有机碳平衡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玉米秸秆
不同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成
结构特征
黑土活性有机碳库与土壤酶活性对玉米秸秆还田的响应
秸秆还田
黑土活性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春玉米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内有机碳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与作物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秸秆还田 黑土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6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1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9/j.issn.2095-2961.202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晓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91 4614 39.0 57.0
2 李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7 2106 25.0 37.0
3 李禄军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0 241 7.0 10.0
4 郝翔翔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9 69 3.0 8.0
5 盛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4 12 2.0 3.0
6 龙静泓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4 1.0 2.0
7 雷琬莹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0)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秸秆还田
黑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与作物
季刊
2095-2961
23-1580/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