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副比目鱼肌"是一种小腿下段肌肉先天性解剖变异,为位于胫后肌与跟腱之间的异常肌肉组织.有症状者表现为"内踝后方肿物,踝部疼痛、酸胀、麻木或神经、血管卡压等不适,且症状具有明确的运动相关性"[1].1843年CRUVEILHIER[2]对该变异进行了首次报道,随后相关文献逐渐增多,涉及解剖特点、影像表现、处置方法等方面.相对于国外,国内关于此病症的报道甚少,故对其认知度并不是很高.作者近期收治该变异1例,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推荐文章
氯胺酮相关性下尿路症状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氯胺酮
下尿路症状
泌尿系统损害
透明质酸钠
腰大肌肌内黏液瘤1例并文献复习
肌内黏液瘤
腰大肌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变异型Richt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胰腺内副脾
表皮样囊肿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症状性"副比目鱼肌变异"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副比目鱼肌 踝管综合征 手术治疗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比目鱼肌
踝管综合征
手术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季刊
2095/7793
11-9350/R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内大街2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