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小茴香酮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小茴香酮单腙(1),然后与芳香醛、脂肪酮等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小茴香酮双腙(2a~2m).探讨了不对称双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所合成的产物通过IR、1 H NMR、13 C NMR和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推荐文章
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香兰素
香兰素腙
合成
对苯双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双酰肼
双酰腙
合成
表征
新型蒎酸基双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α-蒎烯
蒎酸
双酰腙
合成
除草活性
香草醛-苯硫羰基腙化合物的合成
硫羰基腙
苯硫酰肼
香草醛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小茴香酮双腙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小茴香酮 小茴香酮双腙 合成 表征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23.54
字数 6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20.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覃超国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6 70 5.0 7.0
2 高爱环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2 187 5.0 13.0
3 吴利欢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6 60 5.0 6.0
4 操江飞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9 18 3.0 3.0
5 吴灿杰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茴香酮
小茴香酮双腙
合成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