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布式全息孔径数字成像技术是利用数字全息技术记录子孔径的复振幅信息,再通过孔径间复振幅拼接实现综合成像的一种主动成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成像系统的装配误差会使子孔径复振幅间产生形位误差,进而使孔径综合后的图像变模糊.在已有的方法中,大多是以相似变换模型校正形位误差,但是复振幅与理想复振幅间是复杂的投影变换关系,所以基于相似变换模型的方法不再适用.首先提出一种在像面校正复振幅间形位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像面图像配准对像面复振幅进行投影变换校正,再对校正后的像面复振幅进行逆菲涅尔衍射,得到形位误差校正后的瞳面复振幅.进而搭建了分布式全息孔径成像系统,并采用在像面校正复振幅间形位误差的方法有效地校正了形位误差.
推荐文章
基于C++语言与OpenCV的分布式孔径成像系统设计
分布式孔径
数字全息
C++
OpenCV
MFC
基于IAPES的分布式SAR高分辨成像
分布式SAR
IAPES
高分辨成像
频谱估计
基于C++语言与OpenCV的分布式孔径成像系统设计
分布式孔径
数字全息
C++
OpenCV
MFC
基于分布式系统概念的分布式数据仓库
分布式数据仓库
节点仓库
分布式系统
数据集市
节点主题处理原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布式全息孔径成像系统形位误差校正
来源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数字全息 形位误差校正 分布式成像 投影变换 菲涅尔衍射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大气传输与探测”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46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461.2020.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峰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24 178 7.0 13.0
10 朱磊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76 1258 18.0 33.0
14 饶长辉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114 890 16.0 22.0
18 黄家应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适应光学
数字全息
形位误差校正
分布式成像
投影变换
菲涅尔衍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1007-5461
34-1163/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26-8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