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岭南地域诗学,经历了一个在创作实践、文献编纂和文学批评中发明、构建与接续的过程.唐代张九龄创立了"张曲江体",明初南园五先生以创作实践将其发展为诗本性情的诗学观和追踪汉唐的诗学路径合一的"曲江流风".明初以来,岭南后学一方面通过对地域先贤文集的刊刻,使"曲江流风"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以南园为旨归,在创作实践中坚守"曲江流风",故而在诗风屡变的明代诗坛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个性.清代岭南文人,以文献重刻和总集编纂的方式使"曲江流风"得以凝定与凸显,更以"曲江规矩"作为批评尺度和实践惯例,张扬粤派诗歌的地域主体性.明清岭南后学将"曲江流风"这一开放性的诗学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使之发挥了诗派宗旨的功能,起到了为岭南文学树立经典、规范写作、凝聚力量、促进地域文学认同的积极作用.
推荐文章
分异与突破:明清岭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农业交流
明清
岭南
民族地域分异格局
少数民族
农业交流
岭南传统窗户及其地域特征影响因素解析
岭南窗户
窗户类型
地域特征
影响因素
岭南中医药文化在大众传播中的意义构建—以纪录片《悬壶岭南》为例
岭南中医药文化
大众传播
意义构建
《悬壶岭南》
浅谈播音再创造及其意义
播音
播音再创造
播音员
听众
稿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曲江流风": 明清岭南地域诗学传统的构建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曲江流风 诗学传统 岭南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明清近代诗文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209.9
字数 15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恩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18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曲江流风
诗学传统
岭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