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特钢棒材信息跟踪的问题,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特钢棒材端面信息码识别系统.根据车间环境和特钢棒材端面特征,提出了水平双标志点的标记方案,并针对该标记方案提出了一种信息码图像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提取了字符二值图像灰度共生矩阵与区域连通域面积两组特征,建立特征模板库,利用特征模板库对特钢棒材端面信息码进行识别.结果 表明,基于水平双标志点的标记方案能够满足特钢棒材身份标记需求,信息码图像识别方法可有效解决特钢棒材端面信息码的自动识别问题,提高钢厂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推荐文章
基于网络的高码速解调数据输出方案设计
遥感卫星
数据接收系统
高码速
解调基带数据
网路输出
控制棒驱动机构落棒失效率验证试验方案设计
控制棒驱动机构
可靠性
成功率
二分法
算法
基于鲁棒性组密钥协商方案设计
密钥交换
轮组
协议
能耗因子识别在特钢的实践
能源管理体系
能耗因子
能耗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钢棒材标记方案设计与信息码识别
来源期刊 中国冶金 学科
关键词 特钢棒材标记 灰度共生矩阵 区域连通域 特征提取 信息码识别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904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付祥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2 318 7.0 17.0
2 黄风山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6 467 13.0 17.0
3 黄永建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办公室 14 50 4.0 6.0
4 王春梅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8 92 5.0 9.0
5 赵阳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钢棒材标记
灰度共生矩阵
区域连通域
特征提取
信息码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冶金
月刊
1006-9356
11-3729/TF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4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