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能系统是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太阳能、风能以及燃煤机组灵活性调峰等领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路线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火力发电调峰能力以及缓解电网调度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储热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显热、潜热和化学反应储热三大类.针对蒸汽直接加热固体储热耦合燃煤发电系统的方案,采用Fluent软件对混凝土储热数值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管外加肋片有助于强化传热结论,并且预估了混凝土所需用量.为其他类型的固体储热与发电系统耦合提供了思路.
推荐文章
燃煤发电厂储煤场自燃热损失的评估
储煤场
自燃
热损失
存煤时间
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的热经济性分析
碳捕集率
乙醇胺
热力系统
等效焓降法
热经济性指标
随机裂隙网络储层与井筒热流耦合数值模拟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井筒
随机裂隙网络
出力与寿命
热流耦合
COMSOL Multiphysics
采出温度
开采速率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燃煤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可能源化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体储热与燃煤发电系统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工业加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凝土 固体储热 燃煤电厂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数值模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1
字数 3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39.2020.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冠杰 8 59 4.0 7.0
2 闫百涛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1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凝土
固体储热
燃煤电厂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加热
双月刊
1002-1639
61-1208/TM
大16开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52-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