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油区泄漏会导致油进入土壤,改变土壤结构,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对储油区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基于电学方法设计了一种储油区泄漏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储油区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变化,进而反演得到储油区的泄漏情况.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当储油区下方以及侧壁存在泄漏点时所设计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储油区底部初次泄漏时,泄漏区在监测结果中表现为高电阻率比(即采集时刻电阻率与背景电阻率之比)区域,泄漏区下部形成低电阻率比的汇水区;而二次泄漏时,二次泄漏区在背景泄漏区中首先表现为低电阻率比区域,随泄漏量的增加,二次泄漏区范围不断扩大且电阻率比逐渐升高,其电阻率值高于背景泄漏区电阻率值;当储油区侧壁泄漏时,较小的泄漏量会使泄漏区表现为低电阻率比区域.研究证明本文所设计的监测系统对于储油区泄漏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能够实时监测泄漏区范围并且定性评价泄漏区内含油量变化,在储油区发生泄漏时及时预警,使运营方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修复治理成本.
推荐文章
基于ARM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污秽绝缘子
泄漏电流
污闪脉冲
ARM Cortex
储油区定量风险评价应用研究
储油区
定量风险评价
个人风险
社会风险
特高压站避雷器泄漏电流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
特高压
避雷器
缺陷预警
泄漏电流
时间序列
LoRa
基于TMS320F2812泄漏电流测试系统的设计
泄漏电流
TMS320F2812
人体阻抗
隔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油区泄漏电学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井间电阻率 储油区泄漏 实时监测系统 监测效果 异常特征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地球物理学Ⅱ(海洋、工程、环境、仪器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6-7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38/pg2020DD0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秀军 55 590 13.0 23.0
2 邵帅 8 6 1.0 2.0
3 高畅 5 1 1.0 1.0
4 吴景鑫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间电阻率
储油区泄漏
实时监测系统
监测效果
异常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进展
双月刊
1004-2903
11-2982/P
大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办公楼113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8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