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受孔隙尺寸控制的矿物沉淀和胶结非均质特征的发现与思考,结合当今国内外有关多孔介质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的调研,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1)地质环境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广泛存在,表现为储集层孔隙的胶结非均质性及其最终形成的"大孔充填而小孔保存"特征.现今研究主要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观察、流体—孔隙介质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矿物沉淀实验3个方面开展.(2)受孔隙尺寸控制的非均质沉淀特征可以利用与表面化学相关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即微孔隙中更大的界面张力和矿物晶体曲率导致矿物的有效溶解度更高,因而更容易保持过饱和状态而不发生沉淀.(3)"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可使油气储集层发生微孔的选择性保存,在不同尺度孔隙共生的情况下,较大孔隙更倾向于被胶结充填而小孔则更易于被保存,不同的胶结模式对岩石整体渗透率的影响略有不同;该现象在地热储集层开发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中也值得重视.最后,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胶结特征和孔隙分布,分析总结成岩流体性质、来源及胶结模式差异对孔隙结构演化和优质储集层分布的影响."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的发现和重视对于理解流体—岩石复杂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保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思考角度.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纪—奥陶纪
海相碳酸盐岩
储层类型
形成机制
储集层分布
勘探有利区带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33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长33
成岩作用
物性条件
环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勘探
新领域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储层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研究进展、地质意义及鄂尔多斯盆地实例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孔隙尺寸 胶结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 过饱和流体 孔隙保存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4-760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88.24+5
字数 16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20.04.05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5)
共引文献  (245)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7(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隙尺寸
胶结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
过饱和流体
孔隙保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