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在分析采矿型崩滑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得出西南煤系地层山区地下采动型崩滑灾害常发生在层状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组成的褶皱翼部和核部的陡崖带上,与地形地貌、地层结构与地下采矿工程活动等因素关系密切,并指出薄矿层开采诱发大型山体崩滑灾害的具体过程:①采空后覆岩顶板塌落—覆岩顶板离层,采空区上覆岩层内部及层间自下而上应力传递;②地下水运移通道形成,并加快更大范围岩体结构破坏及扩展,加速了岩体结构面的松动与破坏;③上覆岩层不均匀沉降导致坡脚压裂,山体大型岩体结构面逐渐拉剪或压剪变形扩展,最终山体发生累积损伤与大规模崩滑灾害.此外,传统经验公式的计算方法对此类采矿型崩滑灾害已不适用,建议开展西南煤系地层山区地质结构与地下采动诱发崩滑灾害的相互作用关系、薄矿层采空区上部山体累积断裂损伤—岩体松动、裂隙扩展-岩溶管道流、裂隙流变化的链式响应机制、地下采动型崩滑灾害评价方法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推动采矿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
推荐文章
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
西南岩溶山区
大型滑坡
崩塌
成灾模式
早期识别
风险防控
秦岭山区南秦河流域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秦岭山区
南秦河
崩塌
滑坡
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基于复杂网络的艰险山区铁路崩滑流灾害链全过程风险评估
山区铁路
崩滑流
灾害链
复杂网络
风险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煤系地层山区采动型崩滑灾害研究关键问题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南煤系地层 地下采矿 崩滑 关键科学问题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岩溶区重大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6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2/karst202004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15 128 7.0 11.0
2 李滨 49 539 13.0 21.0
3 高杨 17 126 5.0 11.0
4 褚宏亮 8 150 6.0 8.0
5 贺凯 14 6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5)
共引文献  (459)
参考文献  (6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2(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3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5(2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南煤系地层
地下采矿
崩滑
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