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将“地权—地租”的互动纳入“复合产权”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成都集体土地入市收益分配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使其具有“土地使用权私有化”的特征.第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释放了土地潜能,确保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级差地租收益.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公有性质,拓宽农村建设用地产权权能,允许其在更大范围内直接入市以及赋予更多入市方式,以实现将农地“非农化”使用权和收益权界定给农民集体和个人.
推荐文章
基于农地非农化理论的农地保护分析
农地非农化
农地保护
竞租理论
边际收益-成本理论
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土地增值收益
分配原则
分配机制构建
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
农地非农化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情景分析
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与制度架构
城市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制度架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地“非农化”模式的演进与增值收益分配
来源期刊 农村经济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土地增值收益 复合产权 级差地租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土地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F32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明红 15 5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3)
共引文献  (38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地“非农化”
土地增值收益
复合产权
级差地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经济
月刊
1003-7470
51-1029/F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内
62-15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4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84071
论文1v1指导